金秋沃野,果蔬飄香。行走在白山市江源區,大地一片金黃,到處彌漫著豐收的喜悅。
榮斌村里果香濃
走近江源南部的石人鎮榮彬村,一陣甜滋滋的果香便隨風襲來。誠潤農副產品加工專業合作社偌大的空地前,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晾曬網上,鋪滿了正在風干的沙棘果。金黃色的沙棘果,在秋日的映照下格外耀眼。
伴隨著陣陣悅耳的“沙沙”聲,循聲望去,幾名員工正在忙碌地翻曬沙棘果。隨著工人的雙手在晾曬網上下翻轉,一顆顆新鮮飽滿的沙棘果落入網中,而風干的沙棘果則被裝入包裝袋中,等待入庫。汗水伴著金色的果實飛揚,豐收的喜悅掛在臉上。
李廣先是榮斌村村委會主任,也是村里的致富帶頭人。2014年,他從內蒙古赤峰引進沙棘苗木,在他的帶動下,村里成立了誠潤農副產品加工專業合作社。截至目前,發展沙棘種植3000余畝,同時帶動周邊10幾個村屯共同種植受益。
“眼下沙棘已進入豐果期,每畝地可產沙棘果2000多斤,收益3萬多元。沙棘渾身是寶,沙棘葉可以炒茶,沙棘果可以做成沙棘油,還能制成各種藥食同源產品。”李廣先說,今年的沙棘果一律不外銷,原因是合作社上了新設備,將新鮮的沙棘果進行深加工,制成沙棘粉、沙棘酒、沙棘茶等成品。
如今,在榮斌村里,沉甸甸的沙棘果成了村民致富的金鑰匙。沙棘汁、沙棘茶、沙棘油等沙棘保健品陸續上市,一顆顆酸酸甜甜的沙棘正釋放著不可估量的經濟、社會及生態效益。
油葵曬場說豐年
來到江源西北郊的城墻街道愛林村,村部房前屋后的空地成了油葵天然絕佳的晾曬場。分揀、翻轉、篩選、晾曬,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忙碌著,一顆顆黢黑小巧的油葵子隨著工具上下翻飛,逐漸在地面形成了一道黑色波浪的海洋,場內不時傳來陣陣歡笑聲。
提到愛林村的油葵,就不得不提這位遠近聞名的“孫二娘”,她就是愛林村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——孫玉云。
迷彩服、橡膠靴是孫玉云的常見裝扮,這位村書記不愛“紅妝”愛“武裝”,躬身扎根沃土,種植、養殖的活更是駕輕就熟。今年,愛林村的“油葵+貝母”特色種植項目,主要發起人就是這位村中“女將”孫玉云。
一提起油葵,孫玉云不禁打開了話匣子:“我們的油葵算是偏得!村里主要采用‘油葵+貝母'套種的形式,即保證了在貝母生長休眠期,油葵可為其遮陰防曬,又能充分發揮油葵花期具有觀賞性的特點,其果實榨油還能創造良好的經濟價值,實現生態效益的雙重豐收。”
目前,愛林村已種植油葵40畝,畝產400斤左右,按照每畝地出油120斤,預計每畝收入2000元左右。在種植油葵的同時,愛林村配套種植60畝貝母,每畝投入資金一萬元,畝產可達到150公斤左右,按現行市場價格每畝收入8000元左右,三年后可回收成本的80%,四年后可獲利50%,五年后可持續獲利。
“明年,村里還想種點百合、黃瓜、豆角,游客來了不僅可以觀賞油葵花海,也可以采摘綠色蔬菜,體驗民宿風光,從而帶動更多村民共同致富。”暢想著未來,孫玉云信心滿滿。
在愛林村村部廣場,那張張幸福的笑臉,是對豐年最好的回應。
走向南方的“甜玉米”
驅車沿著江源501大橋前行,不多時,只見一片空曠的平地上,幾座廠房拔地而起,車間內機器轟鳴不斷,這里是江源區的千喜冷凍食品有限公司。
分揀、封箱、打包、裝運,冷藏車間內流水線上,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對速凍甜糯玉米進行銷售前的最后包裝。千喜冷凍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魏華不時地穿梭于廠區各個地點,對產品生產、包裝、檢測等環節進行查看。
據魏華介紹,該公司占地面積1.5萬平方米,現有冷庫面積4000平方米、加工車間2000平方米,固定資產5000萬元。今年的速凍玉米總產量可達900萬棒。
今年,公司主要訂單收購松樹、紅土崖、灣溝等廠區周邊鄉鎮農戶種植的優選品種糯玉米,通過“農戶+基地+公司”的模式,逐步形成種植、收購、加工、出售的產業鏈條,既滿足了公司速凍甜糯玉米的生產需求,也為種植農戶提供了收入來源。同時,廠區也為周邊農民工提供了就業機會,目前約有200名農民在公司務工。
“我公司出品的速凍鮮甜糯玉米深受上海、杭州、南京、武漢等南方地區廣大顧客的青睞,這背后是生態良好的長白山。”魏華如是說。
汽車逐漸駛離江源,夕陽映襯下,金色沃野中,農戶用忙碌的身影和幸福的笑臉共同謀劃著下一個豐年。